外勞社/1141104 立委提案修氣象法 高溫列入災害性天氣 職安署:已公告指引 雇主須保護勞工健康
【外勞社記者黃秀娟2025年11月4日報導】有立委提案修法將「高溫」列為災害性天氣,外界關注戶外高溫時是否可放假;對此,勞動部職安署指出,國外的高溫危害都以保護勞工作業安全為主,台灣已公告相關指引,要求雇主保護戶外作業勞工健康。
因應極端氣侯 外界關注高溫假
極端氣趨勢下,高溫頻率逐年上升,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針對《氣象法》提案,將高溫納入災害天氣,未來可依法發布高溫特報,讓相關單位可以有依據擬定高溫假。原先災害性天氣樣態包括指可能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的颱風、大雨、豪雨、雷電、冰雹、濃霧、龍捲風、強風、低溫、焚風、乾旱等,此次修法將納入「高溫」,未來將發布「高溫資訊」改為「高溫特報」,並維持紅、橙、黃色燈號。
為增進社會大眾及勞工了解職業病診治與職能復健服務資源,勞動部特別製作宣導影片《金牌麵包手》及《有你扶持 並肩同行》,4日上午舉辦首映會,勞動部長洪申翰、職業安全衛生署長林毓堂共同出席,希望透過劇情片呈現與實際發生職災案例,藉由影像說故事的方式,讓大眾瞭解勞動部建置「擴大職業傷病通報機制」及「協助職災勞工重返職場服務」等資源,及對職業災害通報、職業病診治及職災重建協助服務的認識。
外界關注未來高溫能否放假,林毓堂接受媒體聯訪表示,以目前國外相關資料,對於戶外作業勞工的高溫防護,不是以「放假」來進行,而是優先來保護勞工的作業,也就勞工工作一段時間後必須讓勞工休息,要求每個小時要多少分鐘的休息,讓勞工恢復到原本身體健康的狀態,在國際上對勞工保護是採取這樣的方式。
勞動部已修正法規 強化雇主責任
林毓堂指出,勞動部去年已經修正相關法規,強化雇主責任,要求必須保護勞工在戶外作業安全及健康照顧,包含提供降溫設備、提供休息時間及補充水分等,這是法令強制要求雇主的責任。他強調,勞動部今年6月公告戶外高溫作業熱危害預防指引,在指引裡面把目前所有在戶外作業的職業,包括舉牌工、外送員等,將這些勞工安全跟健康的照護,透過指引做明確規範,未來也會透過相關手冊或宣導輔導,來保護戶外作業勞工健康。
點閱人數 : 2